首頁>檢索頁>當前

以高水平對外開放助力教育強國建設

發(fā)布時間:2024-04-16 作者:楊勻 賈文穎 惠娟 伍依然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神州學人》

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就加快建設教育強國進行系統闡釋,教育作為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成為時代強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完善教育對外開放戰(zhàn)略策略,統籌做好“引進來”和“走出去”兩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資源和創(chuàng)新要素,使我國成為具有強大影響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在統籌做好這兩篇大文章的過程中,應該如何通過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推進教育強國建設?什么樣的教育對外開放才是符合現階段國家發(fā)展需求的高水平對外開放?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外國語大學黨委書記王定華,全國政協委員、四川外國語大學校長董洪川教授和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長薛二勇教授接受了本刊記者采訪,就相關問題展開探討。

發(fā)揮優(yōu)勢 強化教育對中國式現代化的支撐作用

當前,以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網絡化為主要特征的嶄新時代已經來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知識經濟方興未艾,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教育的先導性、基礎性和戰(zhàn)略性地位更加凸顯。在教育強國建設進程中,無論從教育自身發(fā)展考慮,還是從服務國家戰(zhàn)略考慮,教育都必須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質量和水平。

薛二勇認為,教育強國的“強”意味著三方面的強,即自身質量強、支撐能力強、社會認同強。教育強國意味著中國建成高質量教育體系,教育對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和高質量發(fā)展形成有效支撐,不僅本國民眾對教育滿意度高,國際社會對中國教育也高度認同。教育對外開放對教育強國建設這幾方面都能構成強力支撐。教育對外開放能吸收世界先進教育理念、教育資源等,可以進一步提高中國教育質量;能借鑒學習其他國家和地區(qū)教育對發(fā)展支撐的成熟模式等,強化教育的支撐能力;能通過合作辦學等模式提供多樣性的教育供給,滿足人民需求;通過“走出去”,推動中國教育走向世界,提高中國教育的國際認同度。

董洪川表示,教育對外開放是教育強國建設的重要路徑,通過加強與國外教育的全方位交流合作,吸收世界先進辦學理念、優(yōu)秀教育資源,能夠促進我們反觀自身、加倍努力,從而為推動高質量強國建設奠定更堅實的基礎。王定華同樣認為,在教育強國建設進程中,教育對外開放的重要性不容忽視,應認真研究國際教育新態(tài)勢,關注全球性的教育問題,加強對國際性、全局性、戰(zhàn)略性、前瞻性問題的研究,知己知彼,實現超越。

毫無疑問,教育對外開放是教育強國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也是教育強國建設的核心課題。三位專家一致認為,在推進教育強國建設過程中,應該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資源和創(chuàng)新要素,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

四川外國語大學(以下簡稱“川外”)作為重慶市國際化特色高校立項建設單位和西南地區(qū)唯一一所外國語本科院校,始終貫徹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理念,著眼于“一帶一路”非通用語言人才、國際組織人才、國際傳播人才3類國家緊缺人才培養(yǎng),近10年培養(yǎng)非英語語種外語人才近萬人。董洪川結合川外經驗,表示教育對外開放在人才培養(yǎng)的3個層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一是引進外籍教師等優(yōu)質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視野;二是開展合作辦學,進一步推動中外教育互學互鑒;三是推動學生“走出去”,特別是對于非通用語種人才,幫助其深入體驗他國文化,更好促進語言學習。

關于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王定華提出要進一步明確國際化人才的核心素養(yǎng)。他認為,應參考聯合國系統對其職員的要求,根據中國國情,以更加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盡快厘清國際化人才核心素養(yǎng)。具體來說,國際化人才的核心素養(yǎng)包括深厚的家國情懷、寬闊的全球視野、過硬的專業(yè)本領、高超的外語水平、勝任的治理能力、先進的信息技術、勇敢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堅強的身心品質,高校要更加自覺突出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的責任擔當,提升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的國際競爭力,為服務國家參與全球治理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教育強國建設對中國式現代化的支撐作用除體現在培養(yǎng)大批高素質、國際化、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上,也體現在對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強力支撐上。如何通過教育交流與合作促進科技自立自強,怎樣處理好科技自立自強與科技開放合作之間的關系,也成為各界關注和討論的熱點。

對此,薛二勇表示,科技自立自強與科技開放合作之間是一個相互協同的過程,不沖突,也不矛盾。在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過程中,要特別關注原始創(chuàng)新,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對科技創(chuàng)新產生牽引作用,帶動整個社會的革新。同時要緊跟世界科技發(fā)展前沿,盡快把前沿的科學技術知識沉淀到教育體系中,并面向全社會做好科學普及,提升整個社會的文明和科技水平。此外,還要保持開放學習的心態(tài),通過國際交流促進知識更新,推動科技創(chuàng)新實現重大突破,找準國際科技壁壘的突破口,進一步擴大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

薛二勇同時提到,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高等教育具有義不容辭的責任,高校要多措并舉,提供更多平臺與機會,積極促進教師間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要增強優(yōu)勢學科的輻射力與影響力,加強與世界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及實驗室的交流與合作。同時,高校要積極開展跨學科領域的協同創(chuàng)新與開放合作,盡快搶占制高點。此外,高校還需要關注碩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等青年科研人員的國際交流合作,為他們創(chuàng)造機會、搭建平臺,更好地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潛能,匯聚科技創(chuàng)新合力。

聯通世界 提升中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

教育強國必須具有世界性的教育吸引力,吸引更多優(yōu)秀的年輕人來中國學習。來華留學對增進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qū)間的友好合作關系、提高中國的全球影響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近年來,國家一直在大力推動“留學中國”品牌建設,在來華留學制度建設、質量保障實施、入學標準明確、培養(yǎng)管理規(guī)范、來華留學生畢業(yè)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支持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發(fā)揮了良好作用。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2020-2021學年,中國在冊國際學生來自195個國家和地區(qū),學歷生占比達76%,比2012年提高35個百分點,中國目前已成為亞洲最大、世界第三的留學目的地國。

來華留學是我國教育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教育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在教育強國建設視域下,如何進一步推動“留學中國”品牌建設成為專家學者們關注的重要議題。王定華表示,高校要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響,積極對外開展招生宣傳,熱忱歡迎、吸納各國優(yōu)秀青年來華學習,進一步提高來華留學生教育質量,同時要探索將來華留學生納入整個學生群體的實踐路徑,逐步實現來華留學生在學習、生活、治理等方面與中國學生趨同化。

董洪川認為,要進一步讓來華留學提質增效,首先要提高入學門檻,進一步規(guī)范對外招生的條件和程序,要讓外國學生對來華留學充滿敬意和期待;其次要更好地結合各高校學科專業(yè)布局,支持不同高校依托一流學科和一流專業(yè)開設優(yōu)質特色的來華留學課程,避免低水平同質化;再次要充分發(fā)掘中國國情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響力,著力擴大知華友華的國際朋友圈;此外,還要切實做好來華留學生校友工作,利用校友資源,讓“留學中國”品牌口口相傳。

薛二勇詳細分析了加強“留學中國”品牌建設的發(fā)力點:一是推動高校結合自身優(yōu)勢特色開展來華留學招生工作,同時進一步研究優(yōu)化國際課程的學科結構、專業(yè)結構、教學模式等,使來華留學生切實學有所獲,同時增強對中國教育的認可;二是要系統梳理來華留學生入學標準、入學過程管理、結果評判標準等相關政策,結合新時代教育強國建設要求,對其進行進一步優(yōu)化、明確;三是在生活出行、教育交流等方面,對接國際標準,為來華留學生在合理范圍內創(chuàng)造良好留學條件。

建設教育強國,提升中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是應有之義。特別是在世界形勢趨于復雜的時代,參與全球教育治理能搭建各國相互溝通的重要橋梁,促進不同文明之間的理解與互信。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現著我國的責任意識和大國擔當,也是中國教育積極主動走向世界舞臺中央的重要路徑。

董洪川從全球教育治理涉及的治理主體、治理機制和治理效果三方面對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提出建議。他認為,首先要有意識地培育能夠在全球教育治理領域發(fā)聲的專家和優(yōu)秀學子,并積極將其推送或舉薦至相關國際組織機構中任職;其次,要善于聯合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國家,推動國際教育體系朝著更加公平普惠的方向發(fā)展演進;再次,要積極推出基于中國國情、面向世界的教育評價體系,為完善全球教育治理作出中國的獨特貢獻。

薛二勇指出,要在我國教育體系下,有意識、有組織地培育國際組織人才,并大力將中國優(yōu)秀國際組織人才充實至國際組織機構中,鼓勵他們在國際重要場合發(fā)聲,提高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他認為,要積極在國際重大會議或重大報告中主動設置教育議程,傳播中國教育經驗,講好中國教育故事,如中國教育系統在疫情期間依托在線教育為保障教育連續(xù)性而實施的“停課不停學”行動,在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中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教育扶貧經驗等。他還提到,在對外交流合作中除了要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交流,還要更加重視人文交流,培養(yǎng)塑造一批善于國際傳播的優(yōu)秀人才,把中國好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傳播出去,同時要進一步加強人文社科領域特別是教育領域的國際發(fā)表,通過學術研究、國際出版等方式講好中國教育故事,吸引國際同行的關注和認可。

王定華認為,要依照協調性、包容性、人文性、適切性、前瞻性、持續(xù)性原則,設立并運行制度規(guī)則或管理機制,凝聚共識、發(fā)布宣言、啟動項目、形成合力,應對重大跨國性教育挑戰(zhàn),支持各國教育改革發(fā)展,實現教育治理水平提升。伴隨著教育事業(yè)繁榮、綜合國力增強和國際影響力的擴大,中國在實施全球教育治理方略、擔負大國責任方面應當彰顯更大決心、更強意志,積極參與制定全球教育規(guī)則與議題設置,不斷拓展和深化同國際組織、各國政府部門、各類教育研究機構、教育智庫等的教育合作。教育應當承擔起價值反省與重建的責任,警惕狹隘的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通過全球化的知識生產打破國界與文明之間的藩籬。

保持定力 開拓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新格局

建設教育強國,需要推進高水平的教育對外開放,這既要求我們以開放的胸懷借鑒和吸收,更要求我們有所堅守,持續(xù)創(chuàng)新。在探討如何更好推進教育對外開放的問題時,“兼收并蓄,以我為主”是3位專家同時提到的關鍵詞。

董洪川認為,在推進教育對外開放的過程中要堅定“四個自信”,充分認識對外開放在服務中華民族復興偉業(yè)中的意義和價值,要以對黨和人民,對國家和民族負責的態(tài)度推進對外開放,同時也要充分認識當今世界各國教育理念和體制的多元性,保持學習和吸納的心態(tài),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做到以我為主的同時博采眾長,為我所用。

薛二勇表示,首先要對中國傳統的教育理論方法進行深度挖掘、驗證,并推動其不斷深入發(fā)展;其次要善于開展比較教育研究,結合中國國情,吸收他國行之有效的經驗模式。薛二勇同時指出,我國教育規(guī)模宏大,形式多樣,地區(qū)水平差異大,各教育主體發(fā)展需求不一,因此,不同區(qū)域、不同院校應結合自身特點和需求,吸納國際先進經驗理念、方法、知識和技術,推動自身發(fā)展,進而推動我國教育整體質量邁上新臺階,真正走出一條既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又“兼收并蓄,以我為主”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強國建設之路。

王定華認為,中國正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中國教育應該放眼世界、胸懷全局,不忘本來、吸收外來。對于國際教育新情況新事物,應當以全球視野,全面觀察,逐步聚焦,深入研究,也需要用中華民族情懷,去粗取精,厚德載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推動教育對外開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比照教育強國建設目標,仍有不少亟待優(yōu)化提升的方面。董洪川指出,我國教育在“引進來”和“走出去”兩方面都有不少優(yōu)化空間。例如,從經費投資來看,如何進一步加大投入并做好兩者間的平衡值得各地探索;從相關政策制定來看,建議進一步加大對純學術性交流的支持,步子不妨邁得更大一些。此外還要加強對不同地區(qū)教育交流合作的規(guī)劃,給予指導,協同推進,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拓寬更多“引進來”的途徑。

薛二勇表示,過往我們更多地將注意力放在了對他國教育體制機制本身的研究,未來首先要加強對教育與政治、經濟、社會、文明、生態(tài)等方面關聯性研究,教育背后關聯的豐富內容值得我們深入挖掘,深度的了解認知更有助于我們與世界接軌;其次要加強對師生的國際理解和國際認知教育,使他們在“走出去”的時候,不會產生過大的沖擊感,能更快地融入。特別是在需要國際交往的相關專業(yè)教育中,需盡早打下適應國際環(huán)境的基礎,使我國師生不怕走出去,也能夠為來中國學習工作的師生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

王定華認為,我國大學國際合作水平仍有待提高,具體而言,大學國際化戰(zhàn)略規(guī)劃體系有待健全,一些大學對國際化戰(zhàn)略的理解仍停留在較低層次,缺乏整體戰(zhàn)略設計,并沒有形成環(huán)環(huán)相扣、相互支撐的一體化發(fā)展思路;實質性、深層次的國際合作有待加強,對于國際合作是否有助于提升人才培養(yǎng)水平、推動科研協同創(chuàng)新、優(yōu)化學科專業(yè)結構的關注不夠;國際化保障體系較為滯后,在用人制度和管理體制上仍然存在不少頑瘴痼疾,不能適應國際化發(fā)展的需要。

結合對形勢和問題的分析,3位專家對如何進一步優(yōu)化教育對外開放格局提出了自己的見解。王定華認為,在以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助力教育強國建設的過程中,應該提升教育國際合作交流高度,不能滿足于一般性雙向互動,而應致力于高水平的多向合作,推動教育進一步國際化;拓寬全球教育治理參與廣度,把中國經驗、中國方案作為切入點,積極參與應對全球挑戰(zhàn);挖掘區(qū)域國別教育研究深度,對重點國家、區(qū)域的教育進行深度比較研究,發(fā)現規(guī)律,協同并進,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進入第二個10年,應對不同國家或地區(qū)的內部運行機制進行系統調查研究,在深度理解的基礎上完善中國國際傳播的話語體系,最終實現從基礎設施“硬聯通”,到人才培養(yǎng)“軟聯通”,再到民間互信“心聯通”的目標。

薛二勇表示,要在深度推進教育對外開放的過程中,結合實際不斷調整優(yōu)化相關政策,為教育交流互鑒創(chuàng)造便利條件,要在國家對外開放大局下謀劃教育對外開放,如結合“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一帶一路”教育共同體建設。

董洪川表示,要在堅持黨對教育對外開放全面統一領導的前提下,支持更多有條件的高校獲得更多的教育對外交流自主權,便于高校更好地結合自身特色,滿足自身需求。

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但各種風險問題也接踵而至。新征程新使命,面對機遇挑戰(zhàn),教育系統更要增強主動意識,深入思考“世界教育,中國何為”,努力答好“強國建設,開放何為”,增強推進教育對外開放的信心,保持定力,在開放中促改革、促發(fā)展,不斷拓展新賽道、設計新項目,持續(xù)擴大中國教育的朋友圈,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塑造教育合作發(fā)展新優(yōu)勢,推動落實全球發(fā)展、安全、文明倡議,為世界教育發(fā)展和人類文明進步貢獻中國教育的智慧和力量。(本刊記者 楊勻 賈文穎 惠娟 伍依然)

來源:《神州學人》(2024年第4期)

0 0 0 0
分享到:

相關閱讀

最新發(fā)布
熱門標簽
點擊排行
熱點推薦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tubemateyoutubedownloaderapp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4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