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兒童青少年體質整體向好,但“小眼鏡”“小胖墩”“小豆芽”“小焦慮”等“四小”問題出現了早發(fā)、高發(fā)的新趨勢,社會普遍擔憂。為進一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緩解“四小”等挑戰(zhàn),北京等多地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將課間10分鐘逐步優(yōu)化調整為15分鐘。
多5分鐘,能把孩子帶出教室嗎?記者采訪發(fā)現,這一“微改革”讓很多學生走出教室、走進陽光,還撬動了教育理念轉變。但不少教育工作者仍心存隱憂,既擔心學生受傷學校擔責,又擔心學校為免責不敢把孩子放出來,多方期待加強“5分鐘以外”的深層配套保障。
走出教室 沐浴陽光
12月的北京,寒意漸濃。上午9點,下課鈴聲響起,清華附小的學生涌出教室。15分鐘里,孩子們跳繩、踢毽子、攀巖、玩吊環(huán)……樓道里、操場上,歡聲笑語此起彼伏。
清華附小三年級學生吳桐樹說,以前課間10分鐘,喝水、上廁所就要花五六分鐘,剩下的時間“不夠玩”。延長5分鐘,“玩耍的時間就有了”。
時間、空間、內容,是學生課間活動的三要素。此前,全國多地的家長反映10分鐘課間太短,還容易被老師拖堂;學校場所局促,孩子們沒地方玩;有的學校、老師片面要求學校靜下來,活潑天真的孩子憋成了“悶聲蟲”……
記者在北京多所中小學走訪看到,課間安排分為15分鐘的小課間,以及30分鐘的大課間;室內外活動功能區(qū)域靈活豐富,設置跑步區(qū)、游戲區(qū)、休息區(qū)、涂鴉墻等,各類器材用具觸手可得,孩子們“輕裝上陣”,課間回歸承載快樂的立體空間。
“課間整體統(tǒng)籌設計,確保孩子們校園生活節(jié)奏張弛有度,這更符合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北本┦薪涛敝魅瓮跖收f。
當前,義務教育階段學齡人口處于高峰,一些學校的場地“捉襟見肘”,怎樣在校園物理空間上做文章?北京小學作為寄宿制學校,體育是其傳統(tǒng)的育人名片,學校升級改造教學樓結構,騰出300平方米的乒乓球室,大門隨時敞開;北京市海淀區(qū)中關村第一小學在樓頂打造的“空中足球場”,成為高樓層學生踢球、奔跑的熱門區(qū)域。
“運動多了,吃飯也多了”“能多曬曬太陽”“課間玩好了,上課就更認真”……記者在校園隨機詢問學生課間活動體驗,孩子們紛紛圍攏“搶答”,陽光打在小朋友們臉上,笑容燦爛。
“微改革”牽引教育供給側調整“大文章”
15分鐘,是學生活動時間的延伸、健康空間的拓展,“小切口”改革背后貫穿著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五育”融合的“大理念”,瞄準的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學生。
——學生活動回歸自主?!坝螒蛟趺赐?,學生說了算?!北本┦形鞒菂^(qū)奮斗小學北校區(qū)教師劉云芝說,年級組長充分調研不同年齡段學生需求,發(fā)現孩子們對棋類和益智游戲呼聲高漲,學校及時補采相應器材。此外,不少學校開展“課間活動征集令”“我的課間我做主”等活動,師生共同設計課間活動項目、制定游戲規(guī)則,激發(fā)孩子們參與熱情。
——課間課堂逐步融會貫通。記者調研了解到,一些學校主動從課間活動中發(fā)現孩子成長需求,進而轉化為課堂教學的鮮活素材。例如,觀察到有學生課間嘗試跳繩時腳踝屢屢被卡絆,體育課上老師就著重安排跳繩指導。“15分鐘不是簡單增加時間,而是撬動學校全員參與,將課內、課間、課后有機串聯(lián),還要結合人工智能等數智化工具,全方位打造育人新形態(tài),賦能學生‘健康陽光樂學’?!鼻迦A附小校長竇桂梅說。
——教師由管理者轉變?yōu)榻逃?、參與者。教師拖堂,曾讓課間體驗大打折扣。中小學借助課間15分鐘改革,引導教師有意識開展課堂與課間的聯(lián)通設計,比如通過優(yōu)化調整課堂教學,利用課堂尾部的三至五分鐘開展學生研討、師生互動,創(chuàng)造柔性空間,確保準時下課。
北京小學校長李明新說,從知識本位主義轉向以全面育人為核心的教育認知變革,要在每位教師心中扎根。
要加的不僅是課間時長 更需增加全方位保障
課間時間多了,成效如何?一所學校的數據可一窺初步效果。清華附小的校園人工智能運動設備數據分析結果顯示,課間15分鐘實施后,學生運動量增加了近3倍。
北京市教委主任李奕說,落實課間15分鐘的早期效果是學生是否“身上有汗、眼里有光”;中期效果是近視、肥胖等“四小”問題有沒有改善;后期成果是學生自主意識的釋放和張揚,“這是我們期望達到的目標”。
不僅北京,天津、遼寧、貴州、山東等地中小學也紛紛行動,將課間10分鐘優(yōu)化調整為15分鐘。
課間活動豐富了,安全問題同樣牽動著師生家長的心。北京市豐臺區(qū)外國語學校校長劉忠毅說,學校把教學樓一層樓角的窗戶改建為門,避免課間擁擠。但全國多地不少教師坦言,課間越長,校長、老師們越緊張。
一線老師反映,“拽住”學生的不僅是課間時長、活動空間,而是學校隨時可能深陷的賠償和問責風險?!凹幢銓W校強化安全措施和安全教育,孩子難免磕碰,很多學校迫于‘校鬧’和社會輿論壓力等,在課間僅允許孩子喝水、上廁所?!庇惺茉L者擔憂,別讓多出來的5分鐘,因外圍壓力淪為“一陣風”。真正激活課間動能,還需加強配套保障機制建設。
多名受訪法律專家表示,不能僅因事故發(fā)生在校園就認定學校一定負有責任。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王福亮說,需進一步厘清校園安全責任邊界,明確相關司法標準,讓保護未成年人和維護學校正常秩序相統(tǒng)一。只有真正做到無錯者免責,學校才更敢放手讓學生在校園里跑起來。
多名受訪學生家長表示,家長和社會輿論要對孩子難免的磕碰多一些理解與包容,共同支撐起孩子“撒歡奔跑”的空間。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
《中國教育報》2024年12月24日 第03版
工信部備案號:京ICP備05071141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24
中國教育報刊社主辦 中國教育新聞網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tubemateyoutubedownloaderapps.com All Rights Reserved.